一、学院概况 文学院创办于1979年,是我校最早开办的院系之一,后升格为文学院。现有汉语言文学、秘书学(2024年暂停招生)、网络与新媒体三个本科专业,其中汉语言文学专业为湖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在校本科生1300余人。 二、办学条件 学院现有教职员工48人(含返聘教授2人),专任教师39人,其中教授7人,国家一级作家1人,副教授15人,博士15人(含在读),青年教师均为硕士及以上学历;有省学科带头人1人,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人选1人,省青年骨干教师6人,省教学能手1人,娄底市新世纪“12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1人。 学院建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省级一流本科课程4门。现有湖南省语言文字推广基地、梅山文化研究中心等省级研究基地2个。近年来共获得各类科研、教改项目40余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6项,发表论文300余篇,出版教材4部,学术专著3部。 学院加强学生专业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培养,大力推行“13511工程”(即:学生在校期间读一百本书,背三百篇指定的诗文,学五十篇文章,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写一手好字)。近年来,组织学生参与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全国商务秘书职业技能大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湖南省大学生写作大赛、湖南省师范生技能大赛等学科竞赛,共获得国家级一、二、三等奖20余项,省级一、二、三等奖40余项。 学院拥有融媒体中心1个,图书室1个,秘书学专业实训室1个,语言实验室4个,计算机房2个,多媒体教室及其他教学器材,能充分满足教学、科研需求。 学院是湖南中部培养师资、文秘、新媒体人才的重要基地。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就业形势好。近三年,毕业生考取硕士研究生50余人,教师500余人,选调生、公务员50余人,初次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 三、招生专业 1.汉语言文学专业(050101)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师范方向专业,源于1979年始创的娄底师专中文系。2003年与吉首大学联合培养本科生,2004年面向全国自主招收本科生,2020年成为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旷新年、王爱松、罗守让等国内知名学者曾在本专业任教,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的荒林、网络大咖新“史记”作者刘黎平是毕业于本专业的校友。目前本专业已办学20余年,每届招收学生保持在150人左右,在校学生840余人,已向社会培养输送毕业生2600余人。毕业生大多从事基础教育,不少人已成为骨干教师。(具体招生计划以学校下达的指标为准)。 2.网络与新媒体专业(050306T)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于2018年正式开始招生,现有在校学生240余人。主干学科为新闻传播学,学院开设媒介素养、融合新闻学、视听语言、数字媒体技术、视频剪辑与制作等专业核心课程。有娄底市广播电视台、红网等专业实践实习基地;有专业社团“青藤传媒社”。培养能在新闻媒体、文化传媒公司、政府文广网宣传部门及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网络策划、新闻信息采编播、新媒体文化艺术产品制作、互联网产品营销的新闻类高级应用型人才。(具体招生计划以学校下达的指标为准)。 四、专业培养目标 1.汉语言文学专业 本专业根据新时代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要求和地方师资队伍发展规划需求,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娄底、服务湖南,面向全国,培养师德高尚、教育情怀深厚、综合素质良好、汉语言文学专业知识扎实、具备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具有创新意识与自我发展能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身心健康,能够在中学从事教学、教研与管理等工作的语文教师。 2.网络与新媒体专业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具有以新闻学、传播学、信息(网络与新媒体技术)为基础的复合型知识结构,具备网络与新媒体的基本理论、系统掌握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与方法、人文艺术知识,能在网络与新媒体内容策划、信息采编、技术制作等方面具有全面的专业技能和优秀的发展潜质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五、开设的主要课程 1.汉语言文学专业 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言学理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文学理论、基础写作、教育心理学、教育学、中学语文教学法、教师语言技能、教师书写技能、现代教育技术、教师资格证面试技能等主干课程,以及实践类课程10余门、有不同学科的选修类课程20余门。 2.网络与新媒体专业 网络与新媒体概论、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全媒体新闻采写、视听语言、新闻传播伦理与法规、广告文案策划、广播电视新闻概论、新媒体技术基础、网络与新媒体舆情监测与研判、数字摄影摄像、微电影制作、数字多媒体作品创作、新媒体创意设计、融合新闻学、媒体数据与用户行分析品牌设计与传播、视频剪辑与制作等。 足球彩票,中国足球彩票网与娄底市广播电视台共建教学实习基地签约 文学院全体大一学生赴桂林开展写作采风活动 文学院开展第二届“中秋诗会”活动
文学院实习队开展教学比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