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成功举办“数字风华:优秀校友学术分享会”,本次活动特邀2022届优秀校友、长沙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邓抒憬以《AI生成技术赋能民俗题材动画创作》为题,在逸美楼118工作室展开前沿学术报告,该活动由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研室主任梁可嘉主持,活动现场学术氛围浓厚,吸引该专业大二至大四年级学子积极参与。

作为校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多项荣誉获得者,邓抒憬始终以卓越追求诠释艺术初心。其求学轨迹展现出持续突破的学术品格:《清照幽梦》《清音梦泽》等作品斩获中国好创意大赛、NCDA未来设计师大赛5项国家级大奖;民俗动画《鼠径花嫁》不仅入围中国美术界最高殿堂“第十四届全国美展”,更携《老鼠嫁女》闯入北京国际电影节AIGC电影单元终评,以数字艺术为媒架起传统与现代的对话桥梁。
分享会上,邓抒憬深入介绍了她在长沙理工大学研究生阶段的研究成果,重点讲解了如何利用AI生成技术创新性地将民俗题材融入动画设计。她结合实际案例,阐述了现代科技手段,尤其是AI技术,在挖掘和呈现中国传统民俗文化方面的独特价值,并通过动画形式生动地展示了这些文化元素。这一跨学科的研究不仅拓宽了数字媒体艺术的表现形式,也为传统文化的传承提供了新思路和新路径。

邓抒憬同学在分享中强调了构建本土文化立场的重要性,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她认为,作为当代艺术创作者,应立足本土文化,避免文化同质化,努力寻求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融合方式,推动文化创新与传承。通过将传统民俗元素与现代技术结合,能够更生动地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并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这些文化瑰宝。
在座的同学们表示,邓抒憬同学的分享不仅加深了他们对数字媒体艺术领域的理解,也激发了他们对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兴趣。梁可嘉老师在总结发言时表示,邓抒憬同学的研究成果和创新思维为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学生树立了榜样。她鼓励同学们在未来的学习和创作中,积极探索和实践,不断推动技术与艺术的融合,促进本土文化的全球传播。

本次分享会是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学界-业界-校友”三维联动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三维联动计划"的重要实践,不仅打通了校友资源反哺教学的通道,更在人工智能与文化遗产的交叉领域开辟出创新赛道,为培养具有文化自觉的数字艺术人才注入了新动能。(供稿:数字媒体艺术教研室,一审:梁可嘉,二审:贺平,三审:陆序彦)